旅游行业改变中国之政策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旅游及旅行业的发展,政府最高部门也已明确肯定了旅游及旅行业在可持续发展,创造就业和社会发展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与研究伙伴剑桥经济预测(OEF)共同得出的预测数字显示了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巨大的增长潜力。根据现有的经济预测,如果假设中国目前的旅游及旅行政策不会发生改变,WTTC/OEF预计,今后9年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将创造约1180万份工作。

  中国国家旅游局所设立的就业目标以及旅游业需求和GDP目标远远超过了WTTC/OEF的预测。考虑到计划中的政策变化,国家旅游局预测未来10年之中旅游及旅行业将创造4000万份工作。仅对就业的不同预测就足以证明中国对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和希望以及中国将要实施的旅游及旅行业政策变化。

  WTTC/OEF所进行的预测并不十分重视政策变化的影响,在它们的预测中,增长的驱动力只是正常经济增益的推动。但是国家旅游局的预测,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已经在酝酿未来的重大政策变化。要实现国家旅游局的预测结果,有些因素必须得到保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国家政策框架必须得到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执行,必须得到有利于行业投资的环境支持,必须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施。

  虽然私营部门能够,而且必须在开发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必须通过确保国家旅游局的效率来实现对旅游业的领导。首先,旅游管理部门应被提升到部级单位的高度,这个新的部委应承担监督与旅游业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相关政府机构的职能。

  应该明确规定这个新的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责,并与所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随着职责的不断增加,该部门对资金的要求就会增加。这将有利于该部门更好地承担旅游规划和决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职能,促进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旅游及旅行业发展。新的旅游部门应该与负责艺术、文化、娱乐和体育、航空、公共交通和公园的部委进行紧密合作,这将有助于促进采取更加全面的旅游业发展和管理方式以及实现宏伟的发展目标。

  国家旅游局目前行使的营销和促销职能应该由新成立的由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管理的中国旅游协会(CTB)承担。根据世界上其他主要旅游目的地所采取的成功模式,这个国家旅游组织(NTO)将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问题负责--产品开发、营销、制定标准、开展研究等等。它还应该负责国内旅游的发展。另外,新成立的CTB应该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部门开展工作,与各省、市协调工作,同时开展并向所有利益相关方宣传旅游及旅行业的研究以及市场信息。

  作为建立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参与的旅游协会的临时步骤,我们建议国家旅游局立即成立一个旅游营销协会。这将为私营部门提供帮助,促进国家旅游局与私营部门共享制定和实施短期营销和促销战略的经验和技巧。旅游营销协会将由私营部门的知名企业组成(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旅游经营商、旅游景点等),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国家旅游局的战略和规划,并为国家旅游局的工作计划提出建议。在CTB正式成立之后,该协会的成员就自然加入CTB的董事会。

  这些措施足以使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旅游目的地更加有效地竞争。但是,WTTC认为,中国要实现宏伟的发展和就业目标,政府就必须与私营部门在旅游规划和经营的各个领域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这就要求将现有的行业协会重新定位为采取世界领先的旅游经济体,如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行业协会所采取的模式的独立机构。

  公共私营部门的合作也可以采用上海市长圆桌论坛的方式,私营部门提供简报,交流观点,讨论那些对旅游及旅行业造成影响的新趋势和问题。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新的合作关系都将成为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基石。

  WTTC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结构进行逐步调整强化其职能:需要逐步摆脱全面抓行业管理工作的状况,转向集中力量抓策略制订和建议指导,在制订行业的长期发展计划和克服制约发展的不合理因素方面应发挥表率作用。国家旅游局应该积极倡导推行行业标准和服务水准,而不是对旅游行业进行严格监管。国际旅游局应该积极宣传其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增强透明度,促进民营机构更好地了解其在旅游业方面的职能和作用。

  如果能够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国家旅游局就能够创造公平竞争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市场高效运转,同时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为使中国国家旅游局围绕着部级合作和民营企业伙伴能担负起应有的职责,WTCC认为旅游总局应该升级为一个正部级单位。

  旅游业影响着各个经济行业--批发零售业到房产建筑业--中央、省和地方各级政府、民营机构以及各个社区都应参与到规划的制订。这将有助于解决(中央、省和地方)各级政府目标相互冲突的问题,同时鼓励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也有助于利益在全国所有相关方之间的均衡分配,从而吸引到各方的支持与关心。

  跟踪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

  为提高对于需求变化的预见能力和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非常有必要跟踪旅游需求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要保障中国旅游业统计数据的高质量,包括:国际旅游往返人数、重点市场资源和重要景点、交通方式、国内旅游数据、旅店运营状况、消费模式、态度及喜好,以及旅游业对经济的整体贡献。

  跟踪旅游业变化趋势有助于发现不利于增长的因素,也有益于发现新的机会。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显然应该包括SARS之类的流行病,污染对于环境的影响(中国的一个严重问题),以及安全这个因为一系列恐怖事件而变成公众关注焦点的问题。

  鼓励开拓市场和产品

  中国大陆已进入旅游业生命周期的新阶段--由旅游产品传统单一的旅游业兴起阶段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它正努力吸引主流市场寻找最全新的产品。

  中国国家旅游业政策中似乎认识到:旅游这支重要行业--无论是境外还是国内旅游业--的增长将取决于自身对于成熟旅游经济体成功经验的吸取与借鉴。这意味着:要全面开发包括海岸景点到高尔夫球到滑雪、会议展会在内的主流旅游产品。对于中国的旅游经济而言关键的问题是:政府能否将至关重要的自由市场经济策略恰当地转换为自由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

  国内旅游

  中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国内旅游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旅游不仅为国内不太出名的地方实现了收入增长,还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于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和睦共处,鼓励地方社区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成为新热点的集中体现是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从总体上刺激个人消费,特别是旅游消费。

  国内旅游业还被当成是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触媒,有益于增加投资和消费,有助于平衡东西部地区存在的严重区域经济差距。同时,也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休闲、特产、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需求。

  国内旅游的影响还有可能远远超过人们预想或预期的范围,即对于中国旅游业管理而言的影响,因为国内旅游者有着和国际旅游者不一样的需求:首先,国内旅游者没有语言障碍,旅游者即是旅游者也是普通消费者。他们四处游玩,不用带导游。第二,他们的消费模式和国际旅游者也是极不一样的,他们常去的场所可能并不属于旅游行政人员的管辖范围。

  仅从这些特点来看,就需要中国的旅游行政部门改变自身的性质,不能够以管理商业活动为由从事商业活动,而应仅提供指导和策略,通过信息的提升和传播支持民营机构的商业活动。

  虽然中国实施的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对于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启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国家节日带有极强的季节性,对现有资源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还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将可支配收入用于其他开销以避开这些交通高峰期。为了降低大假期间的压力,中国应该及早行动,在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之外,另外增加两个带薪休假周,不固定具体日期,由消费者和企业自行决定。这一政策有助于将全年的休假活动均匀散开,降低旅游业的季节性,创造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旅游行业。

  出境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和欧洲旅游委员会联合对中国人的出境旅游进行了研究,对于中国旅游业的这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具体发展情况做出了比较统一的结论:“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境内和境外旅游,但历史上政府是限制出境旅游的。所以这样做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说到这种做法的时候,人们常解释说那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必须注重内部发展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变得富裕,对于旅游的兴趣逐渐扩大,来自这部分人的压力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使得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开放境外旅游的新政策。这一政策是一种继续限制和逐步放开兼而有之的政策。目的是控制中国居民的流动性,保护国有旅游部门,限制外汇的流失。”

  应该指出的是: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在旅行运营部门的放开上又有了很大的进展。比如上文所说的德国旅游联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旅游社(CTS)、美国运通公司与中国国际旅行社2002年敲定的合资交易。

  2002年以来,中国国家旅游局对中国的旅行社体系进行了改革和拓展,共向旅行社发放了500多个执照,授权组织代办前往官方核准海外旅游国家的出境旅行团。WTO/OMT及ETC的报告中指出,“虽然获准建立国家旅游组织中国办事处比较好办,其性质多为‘外国政府旅游部门常驻办事处',但办事处若要充分运作就必须有ADS资历。只允许ADS国家代办中国的境外旅行,其他所有吸引境外旅客只是嘴上一句空话。严厉禁止任何积极推广非官方核准海外旅游国家出境旅游活动。”

  中国目前至少有3500家旅行社可以代发国际航班机票(旅行社总数估计在10500家以上),但即使获得了新的执照,也只有15%的旅行社可获准经营国际旅行业务。这与国家旅游局控制出境旅游发展的思路是一致的。WTTC认为,中国旅游局未能全面充分地认识旅游业的潜力,其中包括在创造就业方面的潜力。如果没有境外旅游、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自由流动,旅游业的这种潜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好比是三脚架的第三只脚,如果旅游业发展不均衡,没有发达的出境旅游市场,旅游业的发展就不具有可持续性。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旅游市场的潜力,中国政府必须将出境旅游放在与入境旅游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完全取消目的地国家的ADS限制,允许外国国家旅游组织及旅游运营商自由进入中国市场,取消对旅游社出境销售业务的限制。与此同时,旅游业也需要确保所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推行消费权利透明化,价格和质量的自我监管,并进一步确立完善的法律运营框架。

  产品开发

  旅游对于中国居民而言还是全新的经历,但我们认为,目前为游客服务所必需的产品和服务尚不存在。

  在多数旅游经济体中,产品开发总是与消费动机/喜好新动向相联系的,如生态旅游将生态、自然和高消费融入一炉,为原本就已经相当完美的旅游产品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色彩。虽然中国的生态旅游业能填补这一市场空缺,人们最关注的还是开发适合和满足新的中产消费阶层的旅游产品,据估计新型中产消费阶层的市场规模在一亿左右。

  从很多方面来看,中国目前正在发展的是世界前所未有的大众旅游经济。根据最新的估计,2002年中国国际游客人数就已经超过了WTO/OMT预计最早2010年才能达到的国际游客数。此外,国内游客人数总数将近8亿到9亿。和美国及欧洲的情况颇为相似的是,大多数的游客都向往阳光海滩、山峦或城市名胜的度假生活。但是,与这些国家的游客情况不同的是,旅游对中国居民而言还是全新的经历,目前为国内游客服务所必需的产品和服务尚不存在。因此,中国需要做好准备,为这种爆炸式的消费需求打好根基,改进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对旅游地/景点进行精心规划和开发。此外,还要有营销宣传活动的支持和法制、监管以及金融架构的支撑,鼓励自由市场力量迅速适应和管理巨大的计划需求。

  平价旅馆

  平价旅馆是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专家认为:从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来看,此类旅馆具有极高的增长潜力,而且他们认为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的重点。虽然发展四星、五星级的豪华宾馆最初对于中国吸引入境游客很有用,高端类旅馆中的国际知名品牌现已打入中国市场--实际上知名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但集中力量发展价格低、质量高的住宿环境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将从根本上满足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刺激国际新兴的、较低端市场的成长。

  分时旅游

  分时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中最兴盛的事业。世界上最大的分时旅游运营商--因特沃(Interval International),近年来一直在中国市场上寻找商机。因特沃称:分时旅游也将成为全球旅游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块。因特沃会员数目连续22年以来一直保持增加,年综合增长率在17.5%以上。目前,世界110多个国家的5000多个风景名胜共有900多万个星期的分时项目。

  总体上来看,分时旅游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旅游产品种类,现已被当作主流接待产品,成为了旅店和其他住宿产品的有益补充。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游客,他们比较欢迎享有盛誉、能够提供低价位高品质休闲场所的大企业介入较好的景点。这个行业高品质交流机会越来越多,选择范围越来越广,消费者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享有更多的假期,所有这一切都是冲抵通货膨胀的有利因素。

  另一方面,公共部门也欢迎分时旅游业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更别说其所带来的入住率的提高,游客逗留时间的延长,回访也日趋频繁,消费金融不断攀升。

  分时旅游也被当成是有助于化解低谷影响,吸引游人前往新的旅游景点的成功产品,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铺位供应过剩的问题。

  中国当局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分时旅游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中国前副总理钱其琛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主要城市可以积极探讨发展分时旅游等新型旅游业。分时旅游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因特沃还分析了中国的分时旅游市场,它指出,分时旅游在中国将会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人们期望与朋友和家人共度更美好的时光。国内、地区和国际分时旅游交流机会不断增加,这只会进一步扩大人们对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兴趣。因特沃还声称,随着中国商人对于分时旅游概念理解的深入,各地将获得更多销售和营销经验,激励中国国内更多的大型知名企业进入这个行业。

  分时旅游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企业领导人很有必要与政府官员一道共同建立良好的监管体制,保护消费者,也使那些合法经营分时旅游业主能够拓展他们的事业。监管的基础是给予消费者7天时间冷静地考虑清楚,之后再达成最终的买卖。7天的冷静期内,销售支付的钱款将保存在独立的第三方账户或者基金处。还有其他一些保护消费者“使用权”计划的机制,这些也应作为明智的分时旅游监管的另一基石。包括美国和欧盟成员在内的一些国家,在分时旅游的法律监管方面有较多成功的案例,中国官员在发展自己的监管体系的时候可以参考。

  开发实现增长所必需的人力资源

  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旅游业的良好形象。中国的旅游业直接创造了中国近1.9%的就业机会,即1360万个工作岗位。旅游经济整体占到了7.4%,约5410万个工作岗位。与国际上相比,这个比例也许微不足道,但未来10年内如果中国的旅游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化,中国就有望从旅游业中获得1200万个就业机会。

  最近从国家旅游局得知,他们计划旅游业在同期内实现创造4000万个就业机会的目标,也就是说,年增长率接近25%。虽然这样的增长速度很少见,但只要有重大政策变化的大气候,这个速度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不管哪种情况是正确的,中国旅游业创造多少就业机会都将感受到“入世”的压力,迫使中国包括旅游业在内的行业变得更加高效,而中国的劳动力过剩水平与世界水平持平。

  增加就业当然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但问题与其说是短期的倒不如说是长期的。这是因为中国的低收入体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一大优势,中国将劳动力大军减少到与其他国家水平相当的并不十分必要。在WTO会员过渡期,以前享受补贴的行业和那些拥有大量低技能工人的行业将受到最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旅游业是惟一能够为这些行业的工人创造足够多就业机会的行业。但是,这需要旅游业以世界前所未有的规模大力实施再培训工程。

  利用旅游业提供更多样的工作机会。在认识到未来工作岗位巨大需求的同时,非常有必要指出的是:旅游业的工作机会可能是极其多样的,高端有酒店设计和机场工程师,低端有零售商店、加油站、服装制造、食品供应等服务公司。前者取决于旅游公司的购买,后者受游客消费驱动。在公共旅游服务部门也有工作机会,如边防检查、航空调度、博物馆服务员。

  和传统的理解不一致的是,旅游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行业内外直接工作机会--几乎涵盖全部的岗位,而且往往具有与标准就业模式兼容的特征:

  ◆ 行业日趋复杂,意味着各部门中的高级职位将不断增加;

  ◆ 低成本、无障碍,迅速创造其他行业无法媲美的就业机会;

  ◆ 多与服务和出口相关;

  ◆ 平衡城乡和东西人口流动,提供实现变革和加强社会凝聚力的途径;

  ◆ 以中小企业、家庭企业为主,鼓励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的发展;

  ◆ 为女性提供重要的就业机会,她们一般需要兼职工作;

  ◆ 对于年轻人、先天残疾或初次就业者比较理想;

  ◆ 在教育、培训和技能培养方面很有潜力;

  ◆ 拥有许多可作为长期职业的机会而不只是纯粹的工作。

  中国已经认识到了旅游业提供的所有这些机遇,特别是在为国有企业改革冗员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在考察示范案例过程中发现,许多新兴经济体都非常注重进一步增加经济机会,特别是旅游业提供的经济机会,这些案例可以作为示范。中国应该确立一些以转移封闭的国营企业、农业和农村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到旅游行业就业为中心的项目。此外,中国政府必须大力投入时间、教育、培训和资金以确保项目产生实效。

  鼓励开放市场和领空,消除增长的制约因素

  开放市场开辟更多航线。加入世贸组织应该产生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结果。但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保证轻易实现这一重大结构调整,或者帮助充分发挥其潜力。加入这个国际自由贸易机制,进入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市场,往往有助于旅游业实现增长,进而积累财富,创造就业机会。贸易机会的增加带来商务旅行活动的日趋频繁,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度假旅游的增加。但是,为达到WTO要求所需进行的变革,无论从广度还是复杂性来看,都是与以往不同的。

  美国帕杜大学(Purdue University)酒店旅游管理系的胡波和蔡丽萍最近撰写一份报告,对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这样的概括:

  “中国加入WTO将为那些关注中国这个最大市场的旅游服务公司和旅游目的地带来机会。现在,外国旅游公司可获准与中国同行在北京、上海、广西、西安以及一些其他政府指定地区设立合资旅行社,条件是中方必须控股。到2003年年底,外国旅行社将获得控股合资公司的权利,到2006年,外国投资者将获准设立独资旅行社。2006年前对于合资旅游公司设立下属分支机构的限制将取消。实际上,外资参与旅行社和旅游业再入境和国内旅游两方面已经现实存在。

  按照世贸组织谈判条件,中国的出境旅游目前暂不对外国旅游服务商开放。但是,依据世贸组织规则,5年后将考虑具体例外情况,这种情况不会超过10年时间。因此,中国出境旅游遵照世贸要求取消对外资的限制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出境旅游将政府保护地方竞争的局面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主的自由国际市场竞争机制。

  旅游运营商无疑将面临诸多的挑战,不光是来自国内竞争对手的挑战,还有跨国公司的挑战。引入国际竞争机制将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所有这一切将有助于出境旅游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外资参与市场是对中国的旅游运营商和旅游行的考验,目前这仍是中国旅游业的一个薄弱环节。”

  金融服务步伐迟缓

  经济学家情报机构(EIU)指出:中国具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均储蓄率,基本上属于以现金为主体的社会。中国缺少可以提供消费者信用记录的全面信用卡系统,支付工具的有限束缚了中国的发展。这两个现实条件结合在一起,造成鼓励消费者使用电子支付卡或支付体系购买旅游产品很有难度。在世界多数国家,使用电子支付卡或支付体系购买旅游产品是通行的做法。由于无法获得消费者信用状况带来的风险,这同时也限制了旅游公司接收支付卡。

  在大多数市场,甚至国内旅行旅游的成本也非常较高,因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信用卡、签账卡和借记卡等延期支付手段。实际上在许多国家,旅游活动的消费与便利消费的电子金融服务越来越难以分开。在许多经济体中这就催生了包括信用卡/借记卡支付方式选择、ATM系统、换汇、旅游保险等在内的一系列金融信用服务。多数国家已经拥有全国统一的网上支付体系。而且,这些支付体系往往是与美国运通卡、维萨卡和万事达卡等国际支付系统联网的。

  EIU已有报告称,中国正努力通过银联建立一个全国网络体系,但调整的速度不足以跟上旅游消费的增长速度。总而言之,中国必须注意与旅游业提供消费便利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确立透明的金融服务政策。除非金融服务的发展步伐能够跟得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否则中国对现金交易的依赖性就将严重地影响其充分发展旅游业经济潜能的能力。

  中国航空运输自由化

  普遍认为,SARS过后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但是,最近出现的和预计将出现的快速增长的确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产能过剩、使用不足就是已经困扰中国民航业多年的问题。美国驻中国商会认为:“航空调度能力有限对民航业的发展构成了现实的束缚。中国政府对航空资源采取审慎和统一的使用将有助于消除这个行业面临的束缚。航空业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重大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合格的航空专业人才。”该商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航空运输自由化和“开放领空”问题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旅游业利益相关方的注意力和想像力。争论的焦点有时集中在高峰期最热的线路上应提供多少优价座位的问题上,有时则聚焦在航空公司在为旅客提供满意的航班选择和服务级别的同时确保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但在另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另一场争论。

  航空政策应如何与政府确保目前和未来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总体目标相对接?问题的答案综合来看远比第一眼看上去困难和复杂,因为政府架构中航空和旅游业有不同的部门按照不同的目标分别运作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一家国营航空公司或者公有航空公司享有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优先权,情况就会更为复杂性。此时,国家应该确定创造或者容忍多大限度的竞争,应该如何平衡这一点和经济发展战略,并且纳入旅游业发展计划中去。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其他一些旅游目的地暴发SARS,世界一些其他地方发生恐怖主义袭击,使游客、政府、行业、地方社区和媒体开始将公共卫生和安全保障作为世界旅游业关注的焦点。这些可能已不再是中国面临的直接问题,但新出现的游客需求和良好的紧急措施要求所有的旅游目的地将卫生、安全保障的内容写进国家、省和地方的策略中去,要求将在全面盘查时将重点放在旅游业上。

  尽管普遍认为,各地最高政府都已认识到加大关注和行动力度的必要性,WTTC认为,其核心地位还应该得以强化。

  后SARS时代,卫生问题,特别是洁净水、环境问题和大众卫生,应该引起重视。很多时候媒体对中国所做的评价有失偏颇,但对发现的问题、已经采取的行动和实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公开讨论,不用太费力就能化解问题带来的影响。

  公有民营基础设施应与消费需求配套

  增加基础设施。如果想要充分挖掘旅游业在增加就业、出口创收和区域发展方面的潜力,基础设施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就必须保持其重要地位。很多情况下,支撑旅游业发展的公有基础设施还服务于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其他目标。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有助于产品多元化、消除瓶颈、保证服务质量和旅游业利益的再分配原则。这不光是解决游客人数增加的问题,也是确保流动模式不对自然和人文景观造成影响,不违背地方利益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目前正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旅游业。经济学家情报机构报告指出:“十几年前,中国还没有联系各省的公路体系;现在,这样的公路修了12000公里。铁路网增加了近50%,在许多铁路线上还引入了高速列车。目前正在20个城市进行轻轨体系建设。”

  中国机场建设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十五”计划期间将建设43个新的机场,其中23个将建在西部地区。43个机场中有成都和西安两个国家级航空港和5个地区级航空港。还有额外的投资流入北京的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等的扩建和翻新工程。不过,中国的航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有时超过需求,造成了经济压力和投资问题。

  虽然供求关系应该合理化,但旅游业是一个依靠航空、陆路和水运来满足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行业,所以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还是有好处的。当然建设的速度对于经济上的可行性是有影响的。有的航空公司和机场在亏损,城市铁路建设、收费道路建设的成本远远超出了产生的利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民航等领域出现了更大的竞争,对系统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因而,中国必须小心平衡基础设施投入速度和供求的关系,以及与外国资本投入和收益的关系,以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扩大资本来源,鼓励持续投入。中国旅游业的资本投入目前是非常高的,预计达总资本投资额的9.4%,未来10年内预计将以每年8.7%的增幅增长到10.1%。但是,不能够因而骄傲自满。经验表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投资都对经济变化十分敏感。为了防范这一情况的出现,需要继续努力通过改进资本市场结构,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源源不断的国内和国外资本投资。

  但与此同时,也有必要防范出现发展过热的危险,尽管这和现有或预计需求都没有什么关系。投资热有可能导致恶劣的竞争能力,致使经营业绩下降,利润减少。在一些国际旅游目的地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考虑是否会有足够的游客入住,也不考虑是否有相应的运输能力,盲目鼓励旅店建设,特别是高档旅店建设。

  或许中国旅游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投资者和旅游企业间的资金自由流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国内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从而限制了旅游公司的扩张、收购、兼并,呆账剥离、产权置换、资产重组和合并。

  虽然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而放开对资本市场的限制不太现实,但旅游业的确是中国为什么需要建立限制相对较少的资本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还是有别的发展路子可以走的。例如:一些国家就在现有政府所有的机构中设立专门机构或者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旅游企业。亚洲开发银行分析指出:“中小企业多为民营性质,是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支,对于国民经济和增加就业的贡献很大。但是由于缺乏融资渠道和缺乏有利的政策大环境,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中国政府认识到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正在考虑制订一部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表示,中国政府将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设立基金的目的是鼓励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于中小企业。这将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WTTC鼓励中国政府采用这一方法,特别注意旅游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有望对旅游行业增长做出很大贡献。

  在鼓励持续投入的大前提下,中国旅游业--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行业除外--都不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类型的行业。具体而言,外资投资中西部以外地区的酒店和旅行行业,不享受特别优惠政策,如降低利润税、(低于投资额的进口设备)全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等等。

  如果中国希望实现其“旅游强国”的梦想,就应该立法将有的酒店业投资(如低端或平价旅馆)和(中西部地区以外的)重点地区的旅行运营商划归“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

  通过国际和国内冠名活动强化品牌

  中国有许多世界级的自然文化资源都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称号。世界范围内共有690处文化自然保护区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名录设立于1972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次会议,当时还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国于1985年11月加入了该条约并成为签字国。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获得其称号: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莫高窟、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中国现有28处文化自然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位。

  每申报一次世界文化遗产,就能够加深一次公众对于历史和文明的意识。在增加凝聚力的同时,申报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最为重要的影响是能够更好地保护珍贵的自然文化名胜。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事实上对于旅游业而言也是福音。例如,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前往游览的游客人数增加了10%。山西省平遥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旅游业也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中国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致力于世界不能替代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除了对世界遗产的这种关注外,中国政府还开展了国家遗产冠名积极推广工作,并制定明确的标准保证质量。获得冠名的同时,也将获得政府对于公认的具有特殊遗产价值地区给予的更多保护和推广经费。

固定链接 | 评论(0) | 阅读(1204) 2009-05-26 11:01:06
文章评论
查无记录
 
发表评论
称呼:
主页:
验证码:  请输入:看不清?
内容:
 


国际酒店职业经理人网版权所有
地  址: 北京鼓楼东大街25号   邮政编码:101500    电  话:86-010-64830040  
京ICP备09051345号      技术支持单位:北京中宏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