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市場營銷案例 案例1 可口可樂在滅頂之災中的危機公關 1999年6月初,比利時和法國的一些中小學生飲用美國飲料可口可樂,發生了中毒。一周後,比利時政府頒布禁令,禁止本國銷售可口可樂公司生產的各種品牌的飲料。 已經擁有113年曆史的公司,遭受了曆史上鮮見的重大危機。 在現代傳媒十分發達的今天,企業發生的危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而廣泛地傳播,其負麵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短時間內在全國甚至全球範圍的影響,必將引起社會和公眾的極大關注。稍有不慎,即對企業形象和品牌信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其無形資產在頃刻之間貶值。這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是致命的傷害。 一、代價與信任 1999年6月17日,可口可樂公司首席執行官依維斯特專程從美國趕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在這裏舉行記者招待會。當日,會場上的每鱟簧隙及詵拋乓黃靠煽誑衫幀T諢卮鵂欽叩奶崳適保牢固卣饢渙僥昵吧先蔚氖紫蔥泄俜錘辭康鰨煽誑衫止揪」艸魷至搜巰碌氖錄勻皇鞘瀾縞弦渙韉墓荊掛絛顏呱渙韉囊稀S腥さ氖牽蠖嗍欽咼揮幸媚瞧吭陀牖崛嗽鋇目衫幀? 後來的可口可樂公司的宣傳攻勢說明,記者招待會隻是他們危機公關工作的一個序幕。記者招待會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8日,依維斯特便在比利時的各家報紙上出現――由他簽名的致消費者的公開信中,仔細解釋了事故的原因,信中還作出種種保證,並提出要向比利時每戶贈送一瓶可口可樂,以表示可口可樂公司的歉意。 與此同時,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將比利時國內同期上市的可樂全部收回,盡快宣布調查化驗結果,說明事故的影響範圍,並向消費者退賠。可口可樂公司還表示要為所有中毒的顧客報銷醫療費用。可口可樂其他地區的主管,如中國公司也宣布其產品與比利時事件無關,市場銷售正常,從而穩定了事故地區外的人心,控製了危機的蔓延。 此外,可口可樂公司還設立了專線電話,並在因特網上為比利時的消費者開設了專門網頁,回答消費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比如,事故影響的範圍有多大,如何鑒別新出廠的可口可樂和受汙染的可樂,如何獲得退賠等。整個事件的過程中,可口可樂公司都牢牢地把握住住信息的發布源,防止危機信息的錯誤擴散,將企業品牌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隨著這一公關宣傳的深入和擴展,可口可樂的形象開始逐步地恢複。不久,比利時的一些居民陸續收到了可口可樂公司的贈券,上麵寫著:“我們非常高興地通知您,可口可樂又回到了市場。”孩子們拿著可口可樂公司發給每個家庭的贈券,高興地從商場裏領回免費的或樂:“我又可以喝可樂了。”商場裏,也可以見到人們在一箱箱地購買可樂。 中毒事件平息下來,可口可樂重新出現在比利時和法國商店的貨架上。 從第一例事故發生到禁令的發布,僅10天時間,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價格下跌了6%。據初步估計,可口可樂公司共收回了1.4億瓶可樂,中毒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多萬美元。比利時的一家評價說,可口可樂雖然為此付出了代價,卻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可口可樂公司渡過了艱難的危機時刻,但是這次事件卻遠未從可口可樂這樣的歐美大公司中消除影響。 前不久,可口可樂的主要競爭對手百事可樂歐洲總公司的總裁邁洛克斯,給所有的職工發出一封電子信函。信中說:“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不應將此次可口可樂事件視為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我們必須引以為鑒,珍視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紐帶。” 企業管理專家湯姆金認為,一般企業處理此類危機正確的做法大體有三步:一是收回有問題的產品;二是向消費者及時講明事態發展情況;三是盡快地進行道歉。以此對照,可以看出可口可樂公司都做了,但卻遲了一個星期,而且是比利時政府做出停售可口可樂的決定之後。連比利時的衛生部長範登波會也抱怨說,這樣全球享有盛譽的大公司,麵對危機的反應如此之慢,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一些專家還引用了其他名企業麵對危機時的反應,說明及時處理危機的重要性。17年前,有人想訛詐楊森製藥公司,故意將楊森止痛片的標簽貼在氰化物上,致使7人死亡。得此消息後,楊森公司當即決定,不惜別損失1億美元的代價,全部收回市場上所有的此種止痛片,使市場平息下來。另一個例子是煙草公司菲利浦??莫裏斯。數年前,因為少量香煙的過濾嘴在加工過程中受到汙染,引起了吸煙者輕微的咳嗽,該公司立即決定全部收回美國市場上的同樣牌號的香煙。這兩家公司雖然損失不少,但因為處理及時,很快就獲得了消費者的理解,利用危機處理,重新樹立了公司的企業形象。專家認為,相比這兩個例子,可口可樂公司雖然此次處理危機的力度並不弱,但決策節奏顯然慢了半拍。 二、危機公關:企業必須麵對 經營管理不善、市場信息不足、同行競爭、甚至遭遇惡意破壞等,加之其他自然災害、事故,都使得現在大大小小的企業危機四伏。所有這些危機、事故和災難作為一種公共事件,任何組織在危機中采取的行動,都會受到公眾的審視。一個組織如果在危機處理方麵采取的措施失當,將使企業的品牌形象和企業信譽受到致命打擊,甚至危及生存。 如果按照管理專家們的劃分,危機管理大體可分為危機預防和危機處理兩類,前者是在危機發生前的未雨綢繆,一般企業都比较重视。而对于后者,即危机发生后如何处理应付,企业往往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都远远不足。 于是有专家警告,危机处理是现代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尽管可口可乐公司的危机公关处理遭到了专家们的并非赞扬的评价,但作为一个危机公关的案例,对于相当多的中国企业来说,仍不乏警示和借鉴意义。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毒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处理危机的方法,仍有不少可以借鉴的成功之处。比如它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就凌驾于消费者之上,置之不理,而是一直以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态度来对待消费者,以积极主动的道歉而不是推脱责任的辩解和说明,体现了企业勇于承担责任,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文化精神,获得了消费者的同情。 联想到国内一些企业危机时刻,往往是一张铁门把关,或者是用两个保安人手封堵记者镜头,或者万般无奈之中虽然出面一个两个说明情况的,却都有是一律的“无可奉告”之类的不合作言辞。其公关意识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令人不敢恭维。 显然,企业道德必须要树立有关危机管理和危机公关的意识,并将其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和借鉴。 其次,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的危机事件,西方现代企业一般都将其纳入管理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危机管理机制。譬如,伦敦证券交易所为避免企业危机对股市的冲击,就提出了新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危机管理体制,并要对此定期提交报告。 近年来,西方的一些企业开始将危机公关纳入企业公关系统,把危机管理列入了管理体制之中。 一般而言,企业的危机处理机制由公司外部和内部两大部分组成:公司内部,在高层设立新闻发言人或危机管理经理,专门研究和处理危机事件发生的策略和措施。公司的中级管理层尤其是各地区的分部经理,要有危机管理的素质,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一方面及时向企业高层报告,同时也要能够充分驾驭所在地的局面,譬如积极地与媒体打交道,有效地引导舆论等。在企业的外部,企业一般要委托一些类似咨询公司公关部门的中介机构,与传媒维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旦企业发生危机,可以迅速及时地组织和调动媒体,开展企业的宣传攻势,将可能蔓延开的损失减至最小。 讨论题: 1、可口可乐公司应用了哪些营销手段来对付这次危机事件? 2、现代企业应如何正确对待危机公关? 3、如果你的公司出现了类似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评点: 危机公关是现在讨论的比较多的问题。可口可乐公司对这次事件的处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反应速度应更快一些。商誉卓著的名牌企业,面对这种问题一定要慎重,有时候,做出有利于消费者的决定,会使公司自身的损失很大,但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处理失当,很有可能危及生存,这决非危言耸听。须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